關于認證合同和審核排期的認知誤區
2022-09-17(1672)次瀏覽
在日常工作中發現,很多企業決定要進行管理體系的認證之后,沒有將貫標、審核當作一個系統項目去實施,對節點和周期進行策劃,對認證機構的選擇很盲目,只是看價格,往往等市場需要證書了,才匆忙進行認證合同的簽署,同時急于安排審核的排期,造成體系準備不足,不能為一個成功的審核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日常工作中發現,很多企業決定要進行管理體系的認證之后,沒有將貫標、審核當作一個系統項目去實施,對節點和周期進行策劃,對認證機構的選擇很盲目,只是看價格,往往等市場需要證書了,才匆忙進行認證合同的簽署,同時急于安排審核的排期,造成體系準備不足,不能為一個成功的審核打下良好的基礎。
由于企業內部準備不足,對體系文件的培訓、消化不夠,質量體系記錄不全不系統,內審和管理評審的基礎數據單薄,企業員工對于質量體系認證的重視程度不夠,參與感不強,企業總體質量體系難以提升。從倍誠洲馬企業認證(SQA)的角度來看,由于距離審核時間較近,企業不能提供所需的體系方面的資料,不能進行有效的審核策劃。在審核過程中,企業往往忙于應付,不能充分利用審核本身為自身增值。
倍誠洲馬企業希望無論是初審還是監督審核,認證的排期預留足夠的時間給企業和審核組,通常在3個月之前就要確定審核的具體日期,同時企業至少需要在30天之前按照客服部發出的審核通知向我們的審核組提交所需的各項資料,一個良好順利的審核,需要平時按照計劃進行體系內審、過程內審和產品內審以及管理層對體系的高屋建瓴的管理評審。